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拚經濟,救國片


從王毓雅導演打算籌資拍《台灣總統的故事》,可能請蕭薔演周美青的消息開始,最近又有風聲說打算學《阿扁與阿珍》一樣來個《阿九與阿青》的肥皂劇。甚至連時報周刊都傳出星爺要插一腳的消息。這一連串新聞拼湊起來,真的好像馬.上就可以拚經濟,還可以挽救低迷已久的電影市場,馬總統真是比神還神。

只是不管怎麼拍,馬英九本人是沒有戲的。作為一個總統,他不像李登輝經歷過解嚴到民主化的驚濤駭浪,也不像陳水扁三級貧戶出身,從黨外律師到當選總統。馬英九的人生很蒼白:黨工之子,一路順遂的求學,進入官場,當選總統……馬.的人生是已經走在別人安排好的道路上。這種東西,親藍電子媒體過去一個月的鬼打牆累積的份量拿出來剪一剪應該就夠了,還需要大費周章拍電影嗎。

至於周美青,左看右看就是個事業有成的職業婦女。一個(廣義上的)女強人,一個白面書生,這種組合拿來寫三流言情小說還嫌貧乏,要把它拍成電影,我不認為台灣導演有這種功力。

===================

台灣的政治電影,在國民黨時代頂多就是像《英烈千秋》那種拿來
灌輸黨國價值的社會化工具。到了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還有萬仁的《超級大國民》,都顯得非常的灰暗、沉重。以前不懂為什麼會這樣,後來才知道這不是導演的問題,而是那個題材就是這麼重。對照的例子就是《晚安,祝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就算喬治克魯尼自導自演,整部片還是悶的要死,原因無他,因為麥卡錫時代的政治氛圍就是這麼鬱悶。


(熟男代表其實他的政治電影不只這齣

就算把範圍放大一點,台灣有能力處理公共議題的導演,恐怕也已經沒有了。就算是李安,他也沒拍過政治題材的電影。而且不只是台灣,整個華語界的導演在政治題材上的表現,簡直是貧乏到了極點。最明顯的例證就是華語古裝電影大行其道,因為古裝戲可以迴避公共議題涉及的「環境」問題。像《英雄》,不過是畫面很美的樣版戲;而《投名狀》人人都讚好,可是它就是全力描寫三個人的互動,至於那個「環境」的本身,只是背景而已。

華語電影很喜歡描述角色內在的掙扎與衝突,擴大到兩個人之間的糾葛還可以,如果涉及一大群人,就乏力了。更重要的是,導演全力演內心戲,但是劇中人所處的「環境」,導演們都自動跳過去了。如果導演的目標是「探索人性」,卻又割斷了人與環境的聯繫,這樣的電影,就只是讓演員在鏡頭前獨白而已。

如果有導演真的打算把馬英九的故事搬上螢幕,我很懷疑會不會只是在拍一個政治人物望著電視上的洪水、報紙裡的人球,內心不斷重複著抱歉與懺悔的獨白,越掙扎官越大。如果真的拍成這樣,這種電影的內涵是跟《英烈千秋》有什麼差別?還不如真的把新聞畫面剪一剪拍個宣傳紀錄片就好哩!

【延伸閱讀】

陳凱劭的BLOG..
〈「色,戒」的真實面〉